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国家确定指标后,国务院有关部门每年按行政区划下达给地方执行,再检查考核完成情况。
我们过去这两年时间里面已经做了将近10辆车,大概做了上百组试验。中石化集团科技部原主任、教授级高工乔映宾:根据两会上的报道,我们国家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玉米的库存超储了。
其实,燃料乙醇产业15年前就在我国应运而生。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美国权威研究机构曾做过16辆实车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E10,也就是添加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在油耗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作为纤维素乙醇这个产业,应该说可以有效解决我们这个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问题。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从这个角度讲,生物燃料乙醇和乙醇汽油的推广势在必行。
对于一个石油消耗大国来说,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替代部分石油,对于能源安全非常重要。根据十五部委的联合《实施方案》,我国将全面推广E10乙醇汽油,也就是在汽油调合组分油中加入10%的变性燃料乙醇调合而成的环保汽油。据《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土壤修复行业将是十三五期间发展空间最大的环保细分行业,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元。
一是污染面积大,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达19.4%。多年专业从事土壤修复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建明认为,做好了以上几项工作,我国的土壤修复改良就会培育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极。当前我国土壤质量现状问题突出。尤其是2016年6月1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拉开了土壤污染治理的序幕。
二是退化严重,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耕地约20亿亩,而耕地中的高产田不及1/3。与此同时,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人员、技术和装备也仍处在初期阶段,可谓任重而道远。
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宏观和行业政策对土壤修复重视度提高,以及相对完善的土壤修复管理体系构建,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土壤修复项目,市场需求将扩张,土壤修复规模将迎来巨大的提升空间。且受环境治理的长期性要求,土壤修复行业有望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景气度,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土壤修复市场需求扩张 产业规模迎提升空间土壤质量堪忧,必然危及舌尖上的安全。土壤修复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多部门、多领域的密切合作,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农业耕作制度的创新和优化,全民监督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据了解,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起步于十一五,十二五正处于预热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到百亿。随着土壤污染事件频发,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出台频率加快。土壤质量堪忧,必然危及舌尖上的安全。
当前我国土壤质量现状在两方面问题突出。专家指出,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尚属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法律法规标准及环境管理框架体系缺位,导致土壤修复尚在起步阶段就已生乱象,存在着无序抢占市场、恶性低价竞标、急于求成、变身土方工程等亟需重视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2%。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环保部也正加快推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一系列土壤环境法规及标准即将出台。
所幸的是,当前环保部正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工作,已形成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草案,且草案已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通过目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2%。土壤质量堪忧,必然危及舌尖上的安全。一是污染面积大,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达19.4%。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起步较早,但是并未得到足够额重视,发展和完善进度缓慢,但是近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毒地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防治政策。当前我国土壤质量现状在两方面问题突出。
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随着土壤污染事件频发,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出台频率加快。
尤其是2016年6月1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拉开了土壤污染治理的序幕。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环保部也正加快推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一系列土壤环境法规及标准即将出台。
二是退化严重,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耕地约20亿亩,而耕地中的高产田不及1/3。据《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土壤修复行业将是十三五期间发展空间最大的环保细分行业,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元。
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产业中已经达到30%以上。据了解,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起步于十一五,十二五正处于预热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到百亿。与此同时,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人员、技术和装备也仍处在初期阶段,可谓任重而道远。所幸的是,当前环保部正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工作,已形成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草案,且草案已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通过。
且受环境治理的长期性要求,土壤修复行业有望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景气度,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当前我国土壤质量现状问题突出。
专家指出,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尚属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法律法规标准及环境管理框架体系缺位,导致土壤修复尚在起步阶段就已生乱象,存在着无序抢占市场、恶性低价竞标、急于求成、变身土方工程等亟需重视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健康发展。多年专业从事土壤修复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建明认为,做好了以上几项工作,我国的土壤修复改良就会培育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极。
土壤修复市场需求扩张 产业规模迎提升空间土壤质量堪忧,必然危及舌尖上的安全。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宏观和行业政策对土壤修复重视度提高,以及相对完善的土壤修复管理体系构建,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土壤修复项目,市场需求将扩张,土壤修复规模将迎来巨大的提升空间。
土壤修复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多部门、多领域的密切合作,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农业耕作制度的创新和优化,全民监督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外卖餐盒成垃圾新源头 白色污染需多方埋单2.56亿人这是艾媒咨询统计的2016年中国在线订餐用户规模,按照每人每天订购一份外卖计算,其中至少分别产生2.56亿个餐盒和塑料袋,外卖所用塑料袋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这样的数字触目惊心。但现实情况是,回收者一般不愿捡满是油污的外卖餐盒,就算捡回来也要耗时耗力清洗,因此塑料餐盒在回收市场上不受待见,外卖垃圾最终大多被焚烧处理。事实上,大多数塑料餐盒都印有可回收物标识,可以通过垃圾回收的流程。
但板子只打在外卖企业身上,显然也有失偏颇。外卖垃圾肯定不只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也常看到谢耳朵和朋友们一起点中餐外卖,为何这些国家没有严重的外卖垃圾污染?欧美国家外卖多用环保的纸质餐具,处理费则由生产厂家承担。
餐盒垃圾成灾外卖企业有没有责任?肯定有。或者由商家自行回收处理,比如日本最大的外卖店玉子屋,送货员每天都和顾客见两次面,一次送便当,一次回收便当盒,同时给予用户一定的补贴。
无论结果如何,绿色环保志愿者组织起诉外卖公司这一做法都可谓意义大于结果。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倡导了十几年,但效果甚微,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的一句话。
上一篇:发改委称煤电联动考虑物价指数